人物專訪的首位主角是香港浸會大學基金董事局副主席呂元祥博士。 呂博士為人爽快,應承訪問就如他答允出任董事局副主席一職一樣,一句「好呀!」概括了一切,答應似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原因很簡單,香港浸會大學成立之初,呂博士的家族基金──呂明才基金會已跟這所大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大學的事情,就如自家人的份內事一樣,他總是義不容辭,「幫得幾多就幾多!」。呂博士為大學的付出,豈只幫忙這樣簡單。除了在基金董事局擔任要職之外,他亦為香港浸會大學‧尊榮控股高爾夫球日2009籌備委員會主席。這項大學每年的籌款盛事──高爾夫球日,由成立至今年第六屆均為呂博士所領導。他更於1996至2004年出任大學校董會成員,以及於2007至2008年出任大學發展籌募委員會副主席,為大學發展籌謀策略。呂博士亦時有捐獻予大學,支持大學發展,現為基金榮譽副主席;出錢之餘,他更不忘出力,本身為建築師的呂博士,早於七十年代,香港浸會書院興建禮拜堂時,已負責設計工作;校長寓所紹邦樓亦為呂博士所設計,而新近跟大學有關的建設,就可數位於珠海的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校園。 呂博士在建築行內,享負盛名,屢獲殊榮;其創立的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憑藉山頂凌霄閣贏得2007年Gold Nugget Grand Award,另外,亦以北京2008年奧運馬術比賽沙田主場地贏得2008年環保建築大獎。由此可見,他也是一位大忙人,但他仍然樂意協助大學籌募工作,正是因為他看見大學的需要。 「大學學制就快實施三三四,設施、老師都要增多,政府的撥款金額卻很少,只能夠做油漆,或者紙皮石的規模,但我們不能太短視,設施至少要耐用,若想設施做好一點,就是需要向社會籌募更多的資源。」呂博士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