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云:「魚唔過塘唔肥。」應用在工作上,若想升職加人工,跳槽似是指定動作,有人甚至以此為籌碼,跟老闆討價還價;以前one life one boss,今日幾乎絕跡。但世事無絕對,總有人抵得住引誘,對公司忠心不二,並且證明,只要有實力,就算「魚唔過塘,一樣可以肥」。不信?且看今期的焦點人物、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合夥人李秀慧女士的現身說法。
九十年代,香港出現移民潮,機會湧現,李女士看準時機,從澳洲回流,加入本港德勤,發揮所長,步步晉升。不久,碰巧澳洲特許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主席懸空,各路英雄虎視眈眈,其時李女士只是高級經理,還未晉升至合夥人,資歷尚淺,若是別人,可能根本不會參選,但李女士就是勇於接受挑戰,經常考驗自己的一介女子,她相信就算落選,參與過程中也有得着,一旦成功,更有助事業發展,何樂而不為?由於李女士有備而戰,最後順利當選,成為該會最年輕主席之一。Nothing is Impossible,可以從李女士身上得到最佳印證。
常言道:「失敗乃成功之母」,但李女士相信,「成功也可以是成功之母」,失敗可以吸取教訓,成功可以給你動力,爭取更多的成功。李女士入職以來,遇過不少跳槽機會,甚至有客戶明言:「Cecilia,不如過來幫手吧。」但李女士不為所動,一一婉拒。因為在德勤的日子,讓她深深感受到這間公司十分重視人才,給予員工足夠的發展空間,盡展所長,她相信以自己的實力,留在德勤工作,事業一樣可以更上一層樓。事實證明她是對的。年資較輕的她快人一步晉身被譽為會計師行四大行之一的管理層,職級與薪酬節節上升。難怪多年來她「對德勤的感情不變」。反觀時下一般年輕人,經常轉工,實屬不智,正如李女士所說,要考慮自己是否"in a position to take",不要魯莽行事,免得斷送大好前程。
李女士貴為德勤的合夥人,是典型的女強人。如今身為管理層,每天面對大大小小的挑戰,但她總以輕鬆的態度面對,「若是沒有困難發生,nothing for you to manage,管理就是這樣!」滿有自信的她認為工作上總有順境與逆境,但路是人行出來,只要有充足的準備,謹慎的策劃,總有路可走。以往會計行業對不少公司來說,就是審計,有人會理解為找錯處、找麻煩,李女士也試過遇到一些較難應付的客戶,但她卻能氣定神閒,先把分歧擱置,以專業的角度分析問題,令這些客戶改變初衷,最終成為關係密切的客戶。
近年「企業的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漸受大眾關注,尤其回歸後,本地貧富懸殊日益嚴重,社會矛盾不斷深化,令人重新思考企業在社會發展中應該扮演甚麼角色。李女士認為,CSR是企業應盡之義,但背後理念並不是捐錢或做義工這麼簡單;企業若要履行社會責任,先要釐清目標,分清輕重緩急,然後制定周詳的計劃、提供培訓及相關的配套措施等,繼而發動全體員工,一齊參與,這樣才可以取得最大成果。事實上,德勤一向熱心公益,回饋社會,例如李女士去年底統籌公司一項大型的公益活動,事前做足準備工夫,早於活動舉行前已在工作層面滲透社會責任的意識,成功發動中港等地合共十多間分所超過1,200名僱員及家人於同一天及同一時間參加慈善步行,籌得過百萬善款資助貧困山區項目,成績令人鼓舞。
她又寄語浸大學生,要認真讀書,「上堂不要瞌睡」,在主修以外,也要涉獵各領域的知識,好好充實自己,特別是今日全球化無孔不入,競爭非常激烈,若以為一本天書可以走天涯,對着網絡便能知天下事,就是大錯特錯。同樣會計師也要與時並進,會計師不是記帳人代號,應兼負對公司管治提意見、對社會負責等功能,若要獨當一面,不應安於現狀,要跳出自己的安樂窩,放眼瞬息萬變的世界,"You must be up or you will be out",是李女士成功之道,值得年青人好好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