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基金 香港浸會大學
歡迎加入香港浸會大學基金
轉換語言
最新消息
開始搜尋
最新消息
焦點人物—專訪林貝聿嘉女士
2012年06月07日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電子通訊為基金成員的交流平台,為了加強大家對基金這個大家庭的認識,我們特意邀請多位基金成員接受訪問,讓大家了解基金的工作,成員對籌募工作的看法以及基金未來發展方向等,各基金成員的專訪將於每期通訊內逐一刊登,請勿錯過。
 

     
香港婦女界的「常春藤」
     

「生仔也好,生女也好,兩個已經夠晒數」相信大家對這句家傳戶曉的經典廣告口號都有深刻的印象,幕後策劃之一的就是首任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總幹事、現任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主席林貝聿嘉女士。林太的名字,在婦女界可謂響噹噹。她畢生以服務香港社會為己任,推廣家庭計劃及籌劃婦女事務,孜孜不倦。如今已成為「八十後」的一代,她仍然會一身前衛時尚的打扮,展現活潑開朗的神采,是香港婦女界中的奇葩。

林貝聿嘉主席早於六十年代擔任家計會總幹事,當時香港社會較為落後,不少貧苦大眾都是「一家八口睡一張床」;加上中國人普遍思想保守,並沒有計劃生育觀念,造成人口嚴重膨脹。林主席就是在這個環境下,要打破傳統『多子多福』的觀念,宣揚家庭計劃的信息。她這位開荒女將,率先利用大眾傳媒,上電視、電台用專輯的方式大談避孕、計劃生育,令家計會成為首個以大眾媒介宣傳的非牟利團體。林主席更會親身到訪不同地區,出席講座或家訪,直接接觸不同階層的家庭;積極與政府和各組織領導打交道,爭取於醫院產房、出入境關卡、婚姻註冊處等地點擺放宣傳品,務求令每對夫婦都有機會接觸計劃生育的概念,訊息滲透到每一個角落。

談到當年四出宣傳的難忘事,林主席直言:「有男人打開門,一聽是家計會便關門,吃下不少閉門羹!」更大的犧牲就是一方面工作太忙,自己也沒時間生育;同時也為了工作,不得不減少生育,所以林主席只育有一名女兒。「因為若自己大着肚子,怎說服人家避孕節育?」正是林主席事事親力親為,令到家計會的訊息,深入民心。當年林主席經常落區主持講座,不少婦女直言是她的「信徒」,響應「生兩個」;就算兒女成群的婦女,實踐不到「生兩個」的理念,也會直接向她傾訴,可想而知,為人開朗真誠的林主席跟不同背景的人士都能打成一片。

現在香港出生率低,政府也要鼓勵生育。不過,回看歷史,六十年代初,香港出生率高達每1000人有39.6人出生,到了八十年代,大幅降至11 人,當時領導起家計會工作的林主席實在功不可沒。然而,林主席卻自謙道:「家庭計劃的觀念日久見功,實在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香港地方小,環境擠迫,加上家庭收入有限,因此計劃生育的觀念能為大眾接受。」

林主席的領導才華盡顯,因此在家計會任職階段,已獲政府招攬,委任多項不同界別的公職,在不同領域作出貢獻。高峯時期,她在領導家計會工作,業務繁重之餘,更同時出任六至七項公職,更曾出任三屆立法局及臨時立法會議員。每天工作的日程排得密密麻麻,儘管如此,為人做事認真、凡事力臻完善的林主席「絕不容許自己空槍上陣」,每次開會前,均會作好準備。而她在社會事務方面的貢獻,備受肯定,先後獲頒授大英帝國員佐勳(MBE)和大英帝國官佐勳章(OBE)、更於回歸後分別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銀紫荊星章及金紫荊星章。

她這位精力充沛的傑出女性,時刻散發着過人的魄力,過去數十年,也沒有一刻讓自己停下來,猶如她的嗜好一樣──開跑車,飛馳於各項工作之間。踏入九十年代,當她一邊廂退下家計會的工作,另一邊廂卻一頭栽進婦女事務。一九九三年,她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婦女創立「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當時正是她看到九七回歸,市民對前景失去信心,導致大量人才和資金流失,於是透過婦協,鼓勵大家「留港建港」。有別於一般的婦女組織,婦協以「大團結」為目標,團結香港各階層地區的婦女;而在林主席的英明領導下,會員人數遍布港九新界,總數超過十萬人,成為一個具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婦女組織,足以籌辦各類大型活動。

大家若有留意婦協的理事會成員、各名譽副會長、會長均來頭不小,不少都是社會名媛、專業人士,成為群芳之首的林主席殊不容易。既要得高望重,亦要有過人的能耐。俗語說「三個女人一個墟」,被問及如何協調不同婦女的意見時,林主席笑言:「何止一個墟,開會前可能有十個墟。然而,一到開會,大家也很自律,即使意見不同,大家亦會以共同理念為依歸。」

林主席在推動婦女事務方面經驗豐富,貢獻超卓。她指「凝聚婦女是一種藝術」,因為家庭主婦每天需應付繁瑣的家務,又要照顧丈夫和子女,根本無法抽空參與活動。舉辦婦女會需要針對婦女不同的需要,既要交流聯誼,也要有機會讓她們增進知識,她笑言「一個完全沒有gossip的婦女會恐怕不夠吸引力」,籌辦婦女活動也要「亦莊亦諧」,既不失莊重又要有輕鬆的時間,需要有耐性和技巧才能拿揑得準。  











 

直到現在,年過八十的她依然是精力過人,幹勁十足。被問到她的成功之道,她自謙是幸運之神眷顧,慶幸自己能在港英與香港特區政府青黃交接時期,為社會作出貢獻。她認為做任何事,若用心去做,全情投入,不求回報,方能踏上成功之路,獲得別人賞識。

林主席跟浸大的淵源甚深。她就讀的上海滬江大學與香港浸會學院同繫於基督教。及至九十年代初,林主席當立法局議員時,湊巧與本校兩位前校長謝志偉博士及吳清輝教授有緣共事。而數年前,在林主席的穿針引線下,浸大獲得藝術家梁潔華博士透過香港婦協捐資港幣一百萬元,支持大學設立「香港婦協梁潔華博士藝術室」,作為同學研習藝術及繪畫創作之用。

談及林主席對本校的印象,她表示一直很欣賞浸大「全人教育」的辦學理念──追求卓越、力求創新的精神,因為她自己同樣喜歡追求突破,搞搞新意思。看著本校由最初規模較小的學院,發展至今躋身成為本港八大院校之一,獲得社會認同,她亦為浸大的成就而感到驕傲。二零零九年,她獲大學頒授榮譽大學院士,表揚她對社會的貢獻,她坦言「十分榮幸成為浸大一份子」,因為浸大有別於其他院校,師生關係良好,儼如一個大家庭,令她有種莫名的歸屬感。

女人最怕的事莫過於看到青春的流逝。然而,在林貝聿嘉主席身上,卻時常展現出一顆年輕的心,抱著不言休的精神,即使工作多繁重、生活再添忙碌,時間、壓力也會敵不過。原來她的睿智、她的魄力、她的樂觀,正是延續她青春美麗的養生妙方。
 


林貝聿嘉女士,GBS,SBS,JP

  • 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主席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榮譽主席
  • 香港浸會大學榮譽大學院士(2009)
  • 中華海外聯誼會名譽理事
  •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
  • 原全國政協第七、八及九屆委員
  • 原全國婦聯執行委員
  • 香港立法局議員(1988–1995; 1996–1998)
  • 灣仔區議會議員及主席(1982–2003)
  • 香港特別行政區港事顧問(1994–1997
  • 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會員(1995–1997)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
  • 嘉閣企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 永旺(香港)百貨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 全國基督教大學同學會教育基金主席
  • 香港中國婦女會永遠會董暨前任會長主席
  •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執行總監(1961–1988)
  • 獲委任為太平紳士(1981)
  • 榮獲大英帝國員佐勳(MBE)(1985)
  • 榮獲大英帝國官佐勳章(OBE)(1993)
  • 榮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銀紫荊星章(1998)
  • 榮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金紫荊星章(2003)
  • 榮獲上海理工大學頒發名譽教授名銜(2006)
  • 榮獲婦女基金會頒發「政治領袖獎」(2008)

 


 

 


 


香港浸會大學 | 發展事務處
網頁設計:DT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