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電子通訊為基金成員的交流平台,為了加強大家對基金這個大家庭的認識,我們特意邀請多位基金成員接受訪問,讓大家了解基金的工作,成員對籌募工作的看法以及基金未來發展方向等,各基金成員的專訪將於每期通訊內逐一刊登,請勿錯過。
常言道,時勢造英雄。我們經常將一個人的成功,歸因於環境因素,彷彿只要配合天時地利,就一定可以突圍而出。但我們可有想過,就算時來運到,你不懂得把握,或比別人多走一步,只會原地踏步,沒有進步。今期的焦點人物劉百成校友,他正是「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的表表者。 劉校友在中學時代,只是一名平凡學生,中五畢業後,考不上預科,在一間針織廠當練習生,打算由低做起,但不用多久,劉校友就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道理,於是重拾課本。經過半年努力,自修再次挑戰會考,結果成功返回原校升學,然後考入香港浸會學院,主修工商管理。「當年只有兩間大學,幸得浸會學院給予機會,這份情誼,我至今也沒有忘記。」 當年有所謂「發三師」之說,會計師是其中之一,加上劉校友的父親於會計師樓工作,在種種因素影響下,劉校友很早便作出了一個影響一生的決定,「我在一九七六年於浸會學院畢業,學位未獲承認,當時全港只有五百多名會計師,所以我認為只要成功考取會計師牌,就一定衣食無憂。」 劉校友坐言起行,放棄其他較高薪職位,畢業後馬上投考會計師行,一邊吸取經驗,一邊利用工餘時間自修,自我增值,「會計師牌有十幾份卷要考,猶如過五關斬六將,所以我訂定了一個非常嚴謹的讀書計劃,星期一至五,每日放工後花三小時讀書,星期六上午工作,下午再讀四、五小時,星期日全日讀八小時,總計每星期埋頭苦讀三十小時,辛苦到不得了。」最後成為專業人士。當然,努力是有回報的。劉校友考畢最後一份卷,還未放榜,就獲一間公司以高一倍的薪金挖角,月薪六千多元,相較官校教師,每月只有二千多元,算得上是高薪厚祿了。
不過,劉校友沒有因此而滿足,他認為會計工作較為沈悶死板,反而喜歡做生意,覺得這樣才符合他靈活好動的性格。常言道,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劉校友在一間兼營冷庫業務的上市地產集團擔任會計經理,後因公司投資錯誤,財政陷入危機,為求自保,自動申請到附屬財務健全的冷庫業務公司任財務總監,主管財務工作。工作性質原本跟營運銷售無關,但他一來基於好奇,二來基於好學,經常主動了解這行業的運作,一年過後,劉校友已經對這行的行情非常熟悉,就在此時,總公司因經營不善而出現財政困難,要把冷藏倉庫出售,劉校友代表公司跟買家談判,事成後更獲對方賞識,聘任為總經理。 香港早年的冷庫管理層,大部份都是「紅褲子」出身,管理手法非常落後,跟時代脫節,所以業績不佳,但劉校友是「半途出家」,加上受過現代管理教育,不受傳統束縛,所以嘗試大膽改革,引進現代化和專業的管理技巧,包括先進的電腦資訊科技系統、會計和財政知識,簡化物流程序,從而提高效率,公司的利潤因而急升。正當不少冷庫因經營不善而要賣盤,劉校友郤每每能在收購後,把利潤翻一翻,因此在行內打出名堂,控制了整個冷庫業市場佔有率約70%,薪金十級跳,畢業後不及十年,年薪已經過百萬,當時足以購置兩層太古城物業,原本自嘲升學起步慢的劉校友,可謂吐氣揚眉,後勁凌厲,薪酬待遇超越不少起薪點高很多的同屆同學。 由於劉校友戰績彪炳,獲華潤集團重金禮聘,掌管集團的冷庫業務。不過,敢於挑戰的劉校友並不甘心只求支取高薪,在接任時竟與公司立下「生死狀」,如果三年內無法把利潤倍增,就會自動辭職,以換取公司破天荒出讓百份之二十的股權,結果劉校友超額完成,公司利潤勁增三倍,成為一時佳話。 之後,劉校友涉足集團的物業及地產發展項目,同樣亦屢創佳績。在他領導下,不少項目都備受注目,例如把原有用作百貨公司零售點的物業,搖身一變成為年青人潮流熱點的「新之城」;大膽收購及重建嘉利大廈,另外,位於青衣的灝景灣,當年開售時超過三萬人申請認購,創下歷史紀錄,十多年後,這個紀錄還未被打破。 正所謂成功非僥倖,劉校友在商場戰無不勝,他認為成功的關鍵在於取得客戶的信任。「我很重視誠信,別人願意給予生意,正是因為信任你,我不能辜負別人的信賴。」就是這個「信」字,當劉校友過檔華潤後,以前的客戶亦隨他而去,即使有風險也甘願承擔,當然劉校友並沒有令他們失望。此外,劉校友的高瞻遠矚亦是他成功的要訣,他每天都閱讀多份報章,了解身邊發生的事情,「我很『八卦』,甚麼都想知道,就算附近有新路開通,我也會試行,看看能否節省時間。」他的事業平步青雲,正是他每每能把握時機,看透行業的興衰,對整個經濟及政治環境瞭如指掌,早著先機,自然決策時能夠胸有成竹,應付裕如。 話說回來,劉校友的浸大情多年不變,現在事業有成,不忘回饋母校,除了慷慨捐資外,還先後擔任大學多個委員會要職,包括工商管理學院課程顧問及諮詢委員會成員,對本校的發展提供寶貴意見。至於浸大的未來前景,劉校友非常看好中醫藥的潛力,認為浸大應好好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為香港中醫藥界開創一條康莊大道,以嶄新的教學方法及先進的科研設備,促進中西醫結合治療,造福社羣。 劉校友這番肺腑之言,源自他的個人奮鬥故事,他敢於開創新局面,努力不懈,才得到今天的成就,「我以前有不少同學和朋友,他們沒有目標,返工『刨馬經』,放工打麻雀,從來沒有好好計劃人生。」如今劉校友雖貴為大集團的領導層,他仍然會為自己設下新的目標。由此可見,劉校友除了受惠於香港經濟起飛的黃金年代,他比別人更能把握機遇,勇於創新,站得高,看得遠,「敢教日月換新天」,正是英雄造時勢的最佳例子。
劉百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