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基金 香港浸會大學
歡迎加入香港浸會大學基金
轉換語言
最新消息
開始搜尋
最新消息
焦點人物—專訪葉仕傑先生
2010年08月19日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電子通訊為基金成員的交流平台,為了加強大家對基金這個大家庭的認識,我們特意邀請多位基金成員接受訪問,讓大家了解基金的工作,成員對籌募工作的看法以及基金未來發展方向等,各基金成員的專訪將於每期通訊內逐一刊登,請勿錯過。
 

     
心繫母校使命 獻身音樂事奉
     

這次我們跟以往不同,焦點人物專訪並沒有相約於辦公室或會議室進行,而是選擇了一處讓葉仕傑校友滿載美好回憶,與母校相連的大學禮拜堂。

葉校友跟浸大「緣」始於1977年。當年的他還是一名高中生,為探求新的專上學院的學習模式,報讀了由浸會學院舉辦的第一屆模擬中六課程(Junior Division)。葉校友憶述當時課程內容不僅啟發思維,更帶領他們這班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學生認識國家、歷史及時代。而一班充滿熱誠,致力開創嶄新教學方向的老師更令葉校友終生感激,「溫偉耀老師、梁燕城老師、文蘭芳老師、蔡訓生老師、周大偉老師、葉敬德老師等,都對我們當年學生有深遠的影響!」這次令葉校友深深體驗母校獨特的全人教育理想。

1978年,葉校友加入了本校的經濟學系,延續他與浸會大學的情誼。四年的校園生活給葉校友留下深刻的回憶,學生編號都可以隨口講出。本身是基督徒的葉校友,加入了基督徒詩班,細談之下原來這位經常獻唱的男高音,起初對樂器樂理一竅不通!透過參加詩班,葉校友有機會有系統地跟隨鄭棣聲老師學習音樂及歌唱技巧,更曾與一眾詩班員到澳門等地獻唱,並且認識了一班有相同信仰及心志的師兄弟,令他立定了事奉方向。

上帝早已預備葉校友在基督徒詩班的各種訓練,促使他於2004年與一班好友劉永生先生、林思漢先生、梁孟傑先生、胡永正先生,共同建立了一個基督教音樂事工運動的組織 ── 教會樂圃。「上帝恩賜了人類美妙的聲音,不同年代有不同的作曲家及作品誕生,無論相信神與否,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夠享受上帝賜予人類聲音所產生和聲的感染力,由音樂所引發的一種崇高心靈昇華。」

葉校友憶述樂圃原初的班底,八成來自浸會大學基督徒詩班弟兄姊妹,他指藉着天父的祝福,樂圃迅速發展,為各間大專院校及教會培訓音樂人才,令到原有植根於浸大的音樂種子,繼續在其他八間不同院校以及本地教會發芽,茁壯成長,甚至廣州聖樂事工亦得到認同及發展。

年輕有為的葉校友,如今已是一個擁有四十六年歷史的糖菓玩具集團的領導人,每天的行程表排得密密麻麻,但他永不言倦,因為他深感是天父給他事奉的崗位。縱然日理萬機,每星期留在香港的時間少於一半,但他坦言就算工作多忙,除了周日的教會崇拜之外,都會安排時間參與樂圃星期一的練習及事工。

葉校友領導的達利糖菓玩品有限公司,發展迅速,專門出售新奇糖果玩具產品,在歐美深受歡迎。葉校友多年在國內經營生意,因此,對於香港工業的發展,別有一番體會。他對本港的經濟前景表示憂慮,擔心香港年青一輩繼續支取前人辛苦經營的繁榮。他認為香港工業式微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香港的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工作每每都是金融業或銀行業,跟東南亞、日本以及台灣不同。他認為行行出狀元,只要大家願意投入心志與時間於工業界中,必定可以闖出一番事業。

葉校友寄語各位師弟師妹,不論選擇哪一個行業,對工作,對公司都要有commitment(委身),要真正了解一個行業至少須要三至五年時間,「唔好諗住試工!」同學不應輕言放棄,經常轉工。應常存熱誠及耐心,「先認識,後提問」,多了解工作的要求及機構文化,不要只着眼於自己的期望,追求後現代個人主義,尊重同事及整體的溝通。而大學的生涯,正好就是發掘個人氣質,認識自我的好地方,各位師弟妹切勿錯過四年各種校園生活及活動體驗。

心繫母校使命的葉校友自2000年開始一直捐資支持浸大,默默支持母校的基督教音樂事工。當被問及籌款之道時,他認為大學基金籌款工作十分艱巨,「問的不好意思開口,被問的又不好意思推卻,好尷尬!」唯要突破這個關口,葉校友提出大學應由各屆校友從小數目開始,募捐的目標可能是一千元或一萬元亦可。與此同時,跟校友們亦需付上不少心機建立關係,把握每次與校友接觸及溝通的機會,讓他們了解大學在未來發展上的需要,而不是只靠印刷品、郵件作聯繫,必須盡量貼身追蹤,以顯示我們最大的誠意。

 

  

葉仕傑先生

  • 達利糖菓玩品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榮譽副主席
  • 香港葉氏宗親總會首席會長
  • 世界葉氏聯誼總會永遠榮譽會長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台山市委員
  • 廣東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常委
  • 江門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常委
  • 廣東國際華商會理事
  • 香港江門(五邑)僑聯聯誼會
    僑港五邑同鄉聯誼會會長

 

 

 


香港浸會大學 | 發展事務處
網頁設計:DT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