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基金 香港浸會大學
歡迎加入香港浸會大學基金
轉換語言
最新消息
開始搜尋
最新消息
焦點人物—專訪陳宇齡先生
2012年04月19日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電子通訊為基金成員的交流平台,為了加強大家對基金這個大家庭的認識,我們特意邀請多位基金成員接受訪問,讓大家了解基金的工作,成員對籌募工作的看法以及基金未來發展方向等,各基金成員的專訪將於每期通訊內逐一刊登,請勿錯過。
 

     
不言退、敢創建 中藥業才俊
     

時光倒流二十年,當年的中醫藥診所,仍是以人手處方,以傳統方法煎製中草藥;如今現代化的中醫藥診所或內地具規模的中醫醫院,不少已電腦化,並以濃縮的中藥配方顆粒代替,一沖即飲,靈活方便。在這個傳統中醫藥改革的歷史洪流中,扮演着先驅者角色之一的,原來是一位結構工程師出身的年青人,他引入新思維,一步一步為中藥業現代化搭橋鋪路。他就是濃縮中藥品牌「農本方」的創辦人──培力藥業集團主席陳宇齡先生。

由結構工程師變身成中藥生產商,背後也有一段小故事。八十年代末,興建過香港及新加坡鐵路的陳宇齡先生與朋友在加拿大合資地產公司,怎料一九八九年,加拿大地產市道下滑,他與朋友於是另闢蹊徑投資。在廣西,陳主席巧遇一間賣靈芝酒的中藥製造廠,得悉靈芝的藥用功效,激發他嘗試開拓保健產品。其時,市場根本未有保健品這個名詞,陳主席努力鑽研,飽覽有關靈芝及市場學的藏書,並率先推出本港首項用靈芝製成的保健品。陳主席憶述:「當時連產品如何擺放也要仔細研究,因為在零售服務連鎖店,從未試過有價值數百元的保健品,擔心一旦被偷走,店鋪損失很大,所以我們想了辦法就是只存放空盒在貨架。」他指自己是外行人,所以推銷產品的手法也不按常規,會以分析的角度部署,同時亦重視外界的驗證,結果產品十分暢銷。

首次創業成功後,陳主席更全情投入中醫藥這門專業。由那時起,他更認真鑽研中醫藥的知識及理論,發現這門傳統醫術很有趣,給他很多stimulation(新奇刺激)。他形容中醫中藥既引人入勝,且深奧微妙,背後有深厚理論基礎,同時亦有科學化規範,令人着迷,因此他積極參加不同中醫藥團體,跟不少資深的中醫師學習、藥業前輩取經。「從這些教授身上,給了我很多靈感;而把傳統中藥濃縮成配方顆粒的意念,也是在此時醞釀出來。」他與行內人相熟,有前輩見他對中醫的理論及認識甚深,主動提出給他一張中醫師證明,可想而知,陳主席對中醫藥有一定了解。這段時期,陳主席更認識了前浸大的中醫藥學院陳金泉教授和前校長謝志偉博士,從此與浸大建立了深厚的關係,更因此促成他把靈芝產品進行DNA鑒定,開拓了產品發展的新里程。

一九九八年,陳宇齡先生自立門戶,在廣西設廠發展「農本方」,實踐把中醫藥現代化。一開始實現構想時,一點也不容易。籌備資金很困難,但投入的資本很多,設備、廠房及研製費用全需要錢,投資開發一種中藥動輒也要數十萬,而一位中醫師基本的藥方就需要數百種藥,所以投入的資金龐大。陳主席坦言濃縮中藥推出市場初期,市場接受程度不高,「搞了半年至一年,一個月才賺得一萬元!」財政壓力之大,外人難以想像。事實上,把中藥濃縮成顆粒,改變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用藥的傳統和習慣,遇到的阻力委實不少。但陳主席沒有輕易放棄,為說服中醫師及病









,公司不斷交出報告和數據,甚至免費提供新產品給中醫及病人試用。這段艱難痛苦的日子不短,「同事個個勸我結束濃縮中藥的投資,做回保健品本行!如果按常理,這盤生意早就應該執笠!」然而,憑著堅定的信念,「以矮仔爬樓梯」一步一步去做的毅力,陳主席繼續用銷售保健品賺來的資金調撥去開發濃縮中藥。隨着市場逐步接受現代化中藥,集團經營漸趨穩健,規模日見壯大,至今推出的中藥產品達七百多種,開設的藥房遍布內地二十多個省份,奠定了行內先驅的地位,而多位國家級領導人亦曾參觀「農本方」的廠房,成為中藥現代化發展的典範機構之一。

終於「挨出頭來」的陳宇齡先生,成功之道當然是他親身示範的──堅定。「輸了就起身再行過,不要眷戀輸掉的東西。有vision(願景),才有mission(使命),認定了mission,就要堅持到底。」正是他一直相信中醫藥的功效,中醫藥的科學化,因此,他仍然把公司的資金大量投放於研發中藥。因為他心中的願景是希望能拆解幾千年來中醫藥的「謎」,了解中藥的藥理、機制和系統。而培力藥業集團現正進行大型的資料開採(data-mining)的研究,用電腦分析三百多間診所多年的病歷資料,了解中藥、病人及藥方相互之間的關係。從而希望透過數據,找出哪種中藥對哪些病人有幫助,建立起一個龐大的配藥系統。陳主席坦言這項工程浩大,傳統中醫藥藥理的謎團,未必一定能在這一代得到充分解釋,還可能得靠下一代,或者更多代去完成,「但他認為自己對此責無旁貸,至少我們要在這一代開始以新科技及科學的方法研究!」

外表溫文爾雅、朝氣十足的陳主席原來也是一個玩得之人,他指工作必須要「好玩」。因此,培力藥業集團近年推出了限量版、純粹以饗親朋的靈芝朱古力。原來,產品是他偶然間「嚐百草」而起。有一次,陳主席久病未癒,大膽試食了一大羹靈芝粉,發覺味道非常苦,跟黑朱古力味道很相似,於是他想到把兩者結合,製成一種對身體有益,吃了也不會有罪咎感的朱古力。至於研發狗靈芝丸,實情是配合市場需要,因為他們發現很多狗主都餵飼靈芝治病,所以他們聘請專家研製專為狗隻使用的靈芝配方。

現時,國內、台灣、南韓等地都大力發展中醫藥,面對鄰近地區的競爭,陳主席對香港依然充滿信心,他認為香港有良好的聲譽及大量頂尖的人才。他引述一項歐洲的研究,指香港單一地區進行與藥業有關的研究,發表的研究數目(Research Output)等於整個歐洲地區的一半。可惜的是,香港特區政府仍未明白中醫藥的龐大潛力,未有政策配合。而政府部門之間互相不協調,亦令到經營者面對不少制肘。然而,陳主席並沒有放棄,他繼續游說政府盡快設立中醫院,「數據顯示兩成市民會先向中醫求診,之後才找西醫,因此,設立中西結合治療的醫院是必需的。」

被問到對浸大中醫藥學院的印象如何,陳宇齡先生認為浸大中醫藥學院的教學以及課程在本地來說是最好、最完善,師資和畢業生都質素也很好。至於研究方面,浸大不及其他院校,有其他理科學系,例如藥劑、生物化學等學系及研究配套支持,因此他認為浸大應該專注中醫基礎的研究,強化現有的優勢。不說不知,陳主席是最早支持中醫藥學院發展的人士之一,並曾出任學院諮詢委員會首任主席,他更與本港多間大學的中醫學院合作,期望能把大學的科研成果商品化。

最後,陳宇齡先生寄語年輕一代,應該放下中港之間的成見,不要只著眼於香港,應多加留意整個亞洲以及全球化的趨勢。他認為,大學給予學生的訓練已經很全面,初投入社會時應涉獵多方面的知識,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業。

中醫藥學問博大精深,歷史源遠流長,究竟日後發展如何,或許五年、十年又有另一大變,難以預料,但肯定的是要讓這門傳統的學問走進現代化,還需要不少像陳主席這類有遠見、有毅力、堅持信念之人,才能為中醫藥發展揭開新的一頁。
 


陳宇齡先生

  • 培力藥業集團主席
  • 英國特許工程師
  • 加拿大安大略省註冊工程師
  • 香港浸會大學諮議會榮譽委員
  • 香港浸會大學榮譽大學院士(2011)
  • 曾任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諮詢委員會
    主席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
    政協委員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南寧市政協常務
    委員
  • 廣西南寧市榮譽市民
  • 香港貿易發展局中國貿易諮詢委員會委員
  • 香港賽馬會中藥研究院董事
  • 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委員
  •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副會長
  • 香港保健食品協會理事
  • 中華企業家協會主席
  • 港九中醫師公會會務顧問
  • 曾任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
  • 曾任現代化中醫藥國際協會會長

 


 

 


 


香港浸會大學 | 發展事務處
網頁設計:DT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