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基金 香港浸會大學
歡迎加入香港浸會大學基金
轉換語言
最新消息
開始搜尋
最新消息
焦點人物—專訪胡永輝博士
2012年05月24日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電子通訊為基金成員的交流平台,為了加強大家對基金這個大家庭的認識,我們特意邀請多位基金成員接受訪問,讓大家了解基金的工作,成員對籌募工作的看法以及基金未來發展方向等,各基金成員的專訪將於每期通訊內逐一刊登,請勿錯過。
 

     
股壇白武士 良心企業家
     

近年香港仇富風氣盛行,官商勾結、地產霸權,不絕於耳,聽得多,難免有個錯覺 ,以為逢商必奸,一竹竿打一船人。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像今日要訪問的主角──胡永輝博士,在商場如戰場上,絕對稱得上是「稀有動物」。

如果大家有留意財經新聞,應該記得二零零六年鴻運證券行「爆煲」一事,當時受影響客戶達七百多人,由於鴻運東主乃胡博士的外甥,他不欲家族聲譽受損,毅然出資港幣三千八百萬入股鴻運,使其免遭清盤,而七百名客戶亦得以避過一劫,全數收回其股票及現金存款,對當時較為動盪之投資環境亦起到一定的穩定作用。胡博士之義舉,贏得證監會高層罕有點名公開讚賞,其白武士形象深入民心,成為一時佳話。

訪問一開始,自然以此為題。「現在的父母,有時太過保護子女,令他們缺乏磨練,沒有危機意識,當有事發生時,又處理得太過輕率。」胡博士一聲感嘆。也難怪,「爆煲」事件其實源於某客戶借了鴻運一筆巨款炒賣股票,金額達數千萬之巨,然而,股價一跌再跌,客戶未有如期還款,令鴻運一時周轉不靈。胡博士認為,若能及時斬倉,套回部份現金,可避過清盤危機。胡博士並非鴻運股東,原可置身事外,何苦要接下這個爛攤子呢?「當年我家姐臨終前,我應承過她,會好好照顧外甥們。」胡博士一諾千金,牙齒當金使。縱使千金不菲,盛惠三千八百萬,起初又不獲家人及同事支持,他仍無怨無悔,因為血濃於水,親情無價。事後姐夫對他說:「阿永,你真係唔話得!」不久,姐夫也過身,臨終時並無遺憾。胡博士自覺做了一件應做之事,無愧至親與客戶,雖然「肉赤」,亦深感安慰。「如果當時不做,以致外甥身蹈圇圄,那就遺憾終身了!」

上一代生意人,講誠信,也講道德,「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胡博士是香港碩果僅存的老牌地產商,早於六十年代已經入行,至今近半世紀,胡博士一直堅持明碼實價,童叟無欺。可惜近年業界的銷售手法屢屢遭人詬病,樓宇傾向發水,宣傳日趨浮誇,只為牟取更多暴利,這跟昔日的營商之道背道而馳。君子有所不為,胡博士遂於二零零一年在最後一個地產項目菁盈雅軒推出後,就急流勇退。「巧取可以,豪奪則萬萬不可。」是非對錯,他心裡有數。

當談及現時的地產霸權,胡博士認為「好難define」,況且一隻手掌拍不響,任何事情,背後都有好多因素,千絲萬縷,不能只怪責商界:「政府應該嚴守中立,制定政策,不能向任何一方傾斜;官商勾結固然可惡,福利主義也要不得,因為會削弱香港的競爭力。但自八十年代起,除了回歸後一段低潮期外,地產市道一帆風順,發展商賺個盤滿缽滿,歸根究柢,是政策有所失誤。」胡博士所指,包括豁免公用設施的地積比率、容許高地價出現等,都製造了不少有利大地產商發展的環境,而政府又無監管樓盤的不良銷售手法,低入高出原乃營商之道,但當市場發生變化,而政府仍然不察,及時採取行動,恐亦難辭其咎。另一方面,隨著國內外資金大量湧入,以及利率低企,亦大幅推高樓價,令小市民無法負擔。

針對現時大財團壟斷的局面,胡博士建議政府加推一些較小地皮,讓中小型財團可以參與競投,參與者多











了,觀點角度各有不同,買賣取態也必有異。市場若能提供更多中小型單位,不但有利小市民「上車」,亦可緩和近年私樓豪宅化的趨勢。那麼,胡博士對於現在年青人置業困難又有何高見呢?「買樓要量力而為,不要盲目追求大單位,剛畢業就想住過千呎,是不切實際的。應該一步一步來,寧可之後樓換樓。」胡博士認為,買樓是最穩陣的投資方法,因為供款多寡取決於利息高低,而後者一般不會急升,長期而言,可以抗衡通脹。
 
事實上,胡博士反對急功近利,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都是過去幾十年穩紥穩打而來,「成功之道無他,勤與儉而已。」胡博士在國內求學,大學主修經濟,畢業後,從事水利工程,邊學邊做,不斷進修;六十年代初來港,努力工作,年中無休,生活亦非常節儉,但求盡快儲到第一桶金,建立自己的事業。「先父本來也是工商業者,在鄉里上也薄有名氣,但經過抗戰及內戰後,已經大不如前,加上接班無人,缺乏應變能力,我無得靠父蔭,只能靠自己。」胡博士如此說。適逢六七暴動,樓價大跌,人心惶惶,唯獨胡博士看好前景,聯同友人合作投資,為日後的事業打下基礎。據他透露,當年消費者的心態,跟今日截然不同,一切以實用為主,慳得就慳,所以唐樓較洋樓搶手,因為前者無升降機,省下不少管理費。反觀今日之新樓盤,莫不以豪裝、會所作招徠,入場門檻因而提高,生產迎合消費本應如此,但對不少夾心家庭來說,絕非好事。

講開節儉,胡博士始終奉行不渝,但他只是對自己節儉,對其他有需要的人,卻是非常慷慨,出錢出力,貢獻良多。早在七十年代起,胡博士已先後擔任多項公職,服務社會,包括保良局壬戍年主席及香港青少年培育會會長,後者的經驗最令胡博士留下深刻印象,「想當年,該會組織有欠完善,很多事情還未上軌道,我要親力親為,感覺像一手帶大一個孩子,非常有滿足感。」在胡博士的英明領導下,該會會務蒸蒸日上,服務對象主要是有情緒及行為問題之少年,助其糾正缺失,成績備受各界肯定。

另一方面,胡博士對推動教育發展不遺餘力,捐資本港多間院校,設立獎助學金,鼓勵上進,並襄助在囚人士進修,將來融入社會,重過新生活。最初胡博士計劃透過銀行的信託基金行善,但其後發覺手續費過高,於是改由自己一手包辦。二零零六年,胡博士慷慨捐資港幣一百萬予浸大,成立「胡永輝優秀內地學生獎學金計劃」,資助經濟有困難之內地優秀學生到本校升學,以擴闊他們的視野,並促進兩地學生交流。「每當我收到學生寫給我的多謝信,分享他們生命中的種種改變,我都會好感動。」胡博士一臉滿足,可見助人為快樂之本,絕非虛言。

不說不知,原來胡博士跟浸大都有一段淵源,「我有一位外甥在當時的浸會學院讀書,暑假到我大哥的公司幫手,主要負責一些翻譯工作,中英文俱佳,表現不錯,深得同事讚賞,也令我對浸會留下不錯的印象。」此外,前浸大副校長(拓展)范耀鈞教授是胡博士媳婦的一位親戚;年前他應范教授之邀,到浸大參觀訪問,對本校的全人教育有更深認識,加上胡博士有不少商界的朋友都支持浸大,包括林思齊博士、地產界前輩吳多泰博士、區樹洪先生等,這令胡博士覺得浸大「信得過」。

訪問臨近結束,胡博士跟我們閒話家常,聽他暢談當年的求學趣事,特別是馬克思理論之奧妙,如何應用在今日的商業社會,彷彿上了一堂充實的經濟課。胡博士分析社會百態,以理論為經,以實踐為緯,客觀冷靜,是一個有見地、有深度的企業家,在近年爭論不休、紛紛攘攘的社會中,尤其難得。

 


胡永輝博士,MBE

  • 永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 億麗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榮譽主席
  • 香港公開大學榮譽大學院士(2001)
  • 香港公開大學榮譽工商管理博士(2010)
  • 保良局歷屆主席會主席 (2012)
  • 保良局壬戍年(1982-1983)主席
  • 保良局顧問局(1990-2011)顧問
  • 香港順德聯誼總會榮譽會長
  • 香港青少年培育會(永遠榮譽會長、
    顧問)
  • 香港青少年培育會(1990-2002)主席
  • 香港青少年培育會委員會委員
  • 香港中華科學與社會協進會董事
  • 香港青年獎勵計劃委員會委員
  • 鄭裕彤中學顧問

 


 

 


 


香港浸會大學 | 發展事務處
網頁設計:DT Design